標題: 克勞塞維茲思想的要義
子龍
註冊會員
Rank: 1



UID 5
精華 0
積分 814
帖子 184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8-31
用戶註冊天數 6105
用戶失蹤天數 2937

61.219.51.190
分享 
發表於 2007-10-23 12:43  資料 私人訊息 
克勞塞維茲思想的要義
克勞塞維茲思想的要義
一何謂戰爭:
克勞塞維茲說:「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迫敵屈從我之意志」,戰爭起源於兩人的格鬥,故「戰爭不過是格鬥的擴大」;換言之,彼我兩方以暴力強使敵方服從我之意志就是戰爭,且此暴力,在理論上帶有發揮到最大限度為止的本質。就國家來說,國家意志的具體表現就是國家的政略(政策),國家要遂行他的政略倘若不能經由外交談判獲得解決,最後只有訴諸戰爭;即戰爭本身是一種對策,只不過是拿劍取代筆的地位罷了,當國家無法在談判桌上達到目標的時候,他可能以武力達成目的,或是藉此對談判對手施壓,使後者認真的與他進行談判。
    因此若問「戰爭到底是什麼﹖」直接了當的說:「戰爭是達成政略的一種工具」,戰爭是工具,政治是目的;克勞塞維茲由此加以引伸,獲得政治領導軍事,戰略從屬於政略的理論根據。
二決定戰略易,堅持戰略難:
所謂戰略,就是按照戰爭目的所策定的「戰爭方略」;換言之,亦印根據國家所處的情勢,預想戰爭可能達成的結果,而策定的戰爭方針。這種方針,身為統率者,必須切實加以把握,並力求貫徹,縱使艱險百出,也不變初衷;克勞塞維茲認為要做到這一點極其不易,他舉出腓特烈大王在七年戰爭中,雖然遭俄、奧、法、瑞等國圍攻,卻始終不變初衷,奮鬥到底,獲得最後勝利,實可為超越群倫的將帥典型。
所謂戰術,就是在戰場(或預想戰場)及其附近,運用戰力,為達作戰目標所策定的「作戰方法」,是故戰術行動大都經過迅速,利害顯而易見,而戰略行動經過迂緩,一切危懼、誘惑、悔悟等觀感起伏於心意中無時或息;尤其戰略上的大事,不似戰術顯而易見,要靠想像與推測,且戰略與戰術兩者,又互為指導與支撐的關係。所以至當的戰略作為,主將必須在最大憺或最謹慎兩個絕對的要求之間,適切加以抉擇,不顧一切的執行到底,且非有超越尋常的器量,至剛至強的氣魄,絕頂的智慧毅力不可。如我對日抗戰,艱苦卓絕的精神,大智大勇的決定,終獲最後勝利,實不下普魯士的七年戰爭,在世界戰史上,東西交輝。
三戰略由精神典物質因素交織而成:
或以為軍事行動不遇是交戰雙方有形力的角逐,不外為兵力的多寡,時間與距離的關係,有如數學的計算而已。克氏明確指出:「精神力是戰略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戰爭全部因素無不受精神力操縱,例如主將的武德與才能,組成軍隊的國民氣質等,都屬於精神要素,這些要素與物質要素,如兵教、編制、裝備相互參合,有如膠漆之不可分。任何精確詳密的計畫,必須有建全的精神力,才能順利執行,同時精神力的消長,往往是足以影饗物貧力的強弱,物資力的大小,也能左右精神力的盛衰。當一鼓作氣,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時後,常能以一當十,以一當百,而當彈盡糧絕,後援不繼之際,士氣也會隨之低落。這種事實充分說明了精神與物質二者互為影響的作用,而戰略正是這兩因素交織而成。
戰爭具有蓋然性、偶然性、危險性的特質,是故,克勞塞維茲說:「兵學是研究活的精神力,不是釐定絕對不變的具體規範。因為,戰略的原則雖簡單,履行則不易;當戰爭爆發,根據政治的形勢,決定戰爭的性質及其內容,不難看出戰爭的方針,要把握這方針始終不變,不受其它因素所誘惑、欺騙而變更初衷,則其人非具有堅強的性格,非凡的聰明及正確的思慮,才能盡其功。
四優勢主義:
克氏強調優勢主義,主張在戰略上應造成「絕對優勢」,否則也須造成局部的「相對優勢」。對優勢的形成,必須明悉敵情並精確判斷,對距離和時間的關係,尤須加以精密的計算,同時在非決戰方面,要以最低限度的一部兵力,盡可能實施持久,極力吸引牽制敵軍;拿破崙在義大利戰役加達湖畔之戰,就是採取這種方式而獲得輝煌勝利的好例。
    擁有絕對多數的兵力,而巧妙用之,實為決戰的重要條件,然在十八世紀,這理由卻被兵家所輕視,腓特列大王與拿破崙,恆以一軍擊攻數軍之敵,不過以其正確的料敵,不惑於眠前的現象,勇敢而果斷而已。
克氏亦說:「我如不能佔此優勢,就須竭力妨害敵人佔此優勢,優勢始終為我所操縱。」這個確保優勢主義,將主力用於主要的決戰戰場,只要能在決戰方面獲得戰略的勝利,則縱在局部方面,遭受若干戰術的失敗,也可以獲得「補償」;是故,「確保優勢主義」是戰略上達成勝利的鐵則,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將是永恆不變的其理。
五奇襲的價值
所謂奇襲,就是在敵人所不預期的時間和地點,出其意表,突然予敵以打擊的行動;奇襲的效果,不但可予敵人以物質上的打擊,更可在精神上造成恐懼心理,摧毀其戰鬥意志,所以無論在戰略或戰術上都具有極大的價值;但因時間和空間的因素不同,克氏認為「戰略奇襲較戰術奇襲為難」,如果戰略奇襲一旦成功,其效果當遠較戰術奇襲為大。
從世界戰史上看,以戰略奇襲發動戰爭,或在戰爭進行中完全出敵意表,從時、空、心理、物理方面發動戰略奇襲,幾乎是每一個戰爭必然的手段。如公元前四九0年的馬拉松會戰。公元前三三三年,亞歷山大在伊蘇斯,大敗大流士三世。公元前二一八年及公元一八00年,漢尼拔及拿破崙,以驚人的膽識,翻越阿爾卑斯山,從心理上及空間上都獲得戰略奇襲的效果。另於一九三九年,德軍以「閃擊戰」攻略波蘭。日本於一八四一年奇襲珍珠港。
    一九九0年,伊拉克不宣而戰,一夕之間襲取科威特,事先各國都判斷伊拉克不敢或不可能採此行逕。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之「沙漠軍刀」,聯軍誘使伊軍於正面防守,主力確遠離防守正面的兩側,深入伊拉克本土境肉,造成輝煌戰果。以上均為戰略奇襲極佳的例證。
六攻防一元化:
克氏之論攻防,不像一般論者把防禦看作與進攻對立,把殲滅戰看作與消耗戰對立,只不過把攻擊的優先權讓與敵人而已,他在進攻中看出防禦,而在防禦中又看到進攻。他以辨磴法的羅輯思維方式,以「正」與「反」(即對比)表達攻勢(攻擊)與守勢(防禦)相對性的思想;因為若隨其攻勢行動的不斷進展,其後方補給線或連絡線逐漸建長,隨之所須掩護的兵力勢必漸次增多,戰鬥中損耗與傷亡也使攻勢力減弱,當戰力消耗達到某一程度之點,克氏稱為「極點」時,攻守雙方的強弱形勢就開始轉換。
守勢作戰循自然的進展,必然是始於守勢而終於攻勢,所以守勢實在是「兼有防護和反擊兩用的兵器。」他以為一切防禦的手段,都將成為進攻的手段,尤其在戰略上,經常是以防禦代替進攻;如我國在抗日戰爭中所採取的「戰略上取守勢,戰術上取攻勢」之攻守一體的戰略思想不謀而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