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蒙古
子龍
註冊會員
Rank: 1



UID 5
精華 0
積分 814
帖子 184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8-31
用戶註冊天數 6105
用戶失蹤天數 2937

124.8.41.59
分享 
發表於 2007-9-26 21:47  資料 私人訊息 
蒙古
蒙古騎兵


※蒙古的攻城器具
蒙古人使用的發石車【一二七三年當時襄陽已被圍五年,糧盡援絕,此時蒙古軍運來回回巨炮,一炮就把城樓轟碎,守將呂文煥不得已只好出降。】、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個王朝原來是守備堅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軍隊的。但蒙古軍隊掌握此類裝備後迅速用于對高大城防的攻擊。火藥和火箭類武器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驚人的,另外,對從未見過它們的敵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火藥類武器尚未造成城牆被完全破壞的局面,守軍就會失去戰斗的意志開始棄城逃亡。







※蒙古騎兵的武器及裝甲
因為蒙古騎兵從未象歐洲一樣對兵種的武器進行嚴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歐洲軍隊使用的武器那樣笨重,所以蒙古騎兵隨身攜帶各種武器,使得其可以隨時完成不同的任務。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電視《馬可.波羅》中有他始終無法拉開蒙古人硬弓的場面),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殺傷武器。此外,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它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這在正規的歐洲軍隊看來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勝防的。
蒙古人的箭及馬鞍也頗值一述。
最初他們是用木箭,箭鏃是磨駝骨而成;後來他們滅了西域回人,才由技藝極為精巧的回回工匠生產供應鐵箭鏃和各種甲兵(如柳葉刀、羅圈甲、環刀、長短槍和攻城砲等等)。蒙古騎兵的馬鞍以白木磨成,堅平輕便,騎坐在上可任意折旋,馬蹬以羊皮製成,外塗羊脂,可受雨而不斷爛;蹬身圓闊,易納足而不滑,所以蒙古騎兵騎踏之際極為便捷。
※蒙古騎兵的裝甲
蒙古騎兵的裝甲多為皮革且浸泡動物的尿液製成,輕便堅韌,雖然遠不及歐洲重裝甲騎兵身上的鎖子甲,但負擔輕,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此外,不會象鐵制鎧甲那樣在嚴寒酷暑時節成為難以忍受的酷刑。






※蒙古的戰術與機動性
蒙在戰術的運用上,蒙古人特別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回、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征。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達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們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規模機動,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到他們的攻擊。他們在戰斗中亦很少依賴單純的正面沖擊,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騎兵不停地騷擾敵軍,受攻擊後後撤,待追擊的敵軍隊形散亂疲憊時,早已四面包抄的騎兵則在一陣密集的弓箭射擊後蜂擁而來。這種戰術在過去的匈奴、漢族、契丹、女真人都用過。但象蒙古人一樣利用四處游騎做間諜,大規模的騎兵可以隨時遠距離攻擊的情形則沒有出現過。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編入漢和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先進的攻堅器材擔任攻城的任務,使他們在東方無論是野地浪戰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所向必克。
古在成吉思汗統一各部落後,立即開始對中國北方的各王朝進行大規模的攻擊。蒙古軍隊在一開始完全依賴騎兵的機動性和攻擊力,和過去的游牧民族軍隊一樣,沒有步兵攻堅力量的協同。在中原各高大堅固的城牆面前,強大的騎兵是無能為力的,盡管他們在野戰中所向無敵。很快,蒙古人從遼、金、西夏的軍隊上學到了步兵攻堅的本領,改變了繼往單純依賴騎兵的戰術,並且學會了運用漢族新的發明的火藥和拋石武器。
在西征時,對匈牙利的征戰中,蒙古主力從背後殺向匈牙利軍隊,隊形混亂的匈牙利軍隊立即撤回堅固的兵營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營里發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記載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產生強烈的毒煙)、燃燒油。這些攻擊武器大多為西方軍隊首次見到,其內心恐慌可以想見。蒙古人采用了“圍城必闕”的戰術,匈牙利人迅速崩潰從缺口逃亡。但是,身著輕裝的蒙古軍隊速度和耐力遠遠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頓地換馬四處截殺。紹約河戰役,匈牙利軍隊陣亡七萬余人。蒙古軍迅速攻克佩斯城,殺死十萬餘人。
蒙古軍隊靠著部隊的高度機動性,在歐洲消滅了大量裝甲堅固但行動笨拙的歐洲軍隊。因為歐洲軍隊在速度上的劣勢,使得在戰場上逃回來的人極少,很久以來,歐洲人始終認為蒙古軍隊的數量極為龐大。另外,因為歐洲軍隊主要依賴近距離的格斗殺傷,使得蒙古軍隊在運用機動作戰時,只有少量的傷亡。現代的歐洲軍事史學專家認為,歐洲軍隊和蒙古軍隊在戰爭中的傷亡比例,也許是冷兵器時代最懸殊的。


※蒙古騎兵的訓練與養馬術
蒙古帝國的創建奠基於來去迅捷、能征善戰的騎兵,而蒙古騎兵的訓練與戰術運用,更是嚴格周密。
在南宋人彭大雅撰、徐霆疏證的「黑韃事略」(一卷)裡,對於蒙古人騎術的訓練,戰馬的養育和行軍作戰時的策略,都有詳盡的敘述。
        蒙古兒童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的小車裡,小車長四尺、寬一尺;等小孩長到三歲以後,就可以坐在馬鞍上了,大人把小孩繫在馬鞍上,隨著大人的戰馬馳騁在大草原上,練習不用手扶鞍的騎術,以便將來空出兩手好彎弓射箭。小孩長到四、五歲時,人人都挾帶小弓短箭,一有空就練習射箭。所以蒙古人長大以後,個個精於騎射;他們站在地上射箭時,腰低步闊、兩腳八字分開,所以重心低而穩,準頭勁道都大,能力貫皮革;他們騎在馬背上射箭時,不受馬匹奔馳的影響,能夠左右開弓而準確命中目標。

蒙古人訓練馬匹也有一套,蒙古馬沒有芻粟可吃,只吃野草,公馬生四齒後即去勢,以減除牠暴躁的習性,並且長得體軀壯闊、能耐風寒而壽命長久。養馬有專人,稱之為「兀剌赤」,兀剌赤十之三是西域回人,十之七是中原漢人。
        從初春罷兵開始,讓馬匹盡量吃水草休息;等初秋時,便開始加鞍於馬背,繫於帳房左右,每天只餵牠少許水草,過了一個月左右,馬匹身上的贅肉全消了,才開始騎騁,所以蒙古戰馬一天可跑數百里,耐勞而無汗。馬匹在行軍時不准牠吃水草,如果隨吃隨跑,馬匹容易得病。公馬除了留少數最強壯高俊的作種馬外,其餘的全去勢。








※蒙古騎兵行軍作戰
蒙古騎兵行軍作戰也有一套高明的兵法;當大軍出行時,必先派遣精騎四出打探,並登高遠眺,巡邏面積深達一二百里,並捕捉其間的居民與行人,以打聽地形環境,一切事先打聽得清清楚楚,大軍才行動。駐營必選擇高地,主將營帳朝東南方,前邊有邏騎輪流警衛。營帳和營帳間相隔甚遠,以便馬匹食草;每營留兩馬,夜不解鞍,以防發生意外時乘騎。每天晚上的口令,常用某營之名;一營有警,則鄰近之營備馬以備追襲,其他營則按兵不動。另有哨馬營專門負責巡邏和警衛的責任。每天黃昏時,駐紮好的營帳點燃起營火來,稱為「火鋪」,夜晚後,蒙古兵常從營帳中悄悄遁到附近人跡不至之處睡覺,以防敵兵劫營,而營帳之火卻徹夜不停地燒著,用來誘敵。蒙古兵作戰之初,先登高遠眺,查看地勢敵情,交戰開始,有時一陣陣騎兵輪番衝陣,把敵陣衝動,並藉以拖延時間,以調度前後左右之伏兵,等四面布好騎兵,一聲號角,四面八方合力衝入敵陣;有時驅趕牛畜野馬或俘虜以攻陣,等敵陣蠢動、敵兵力竭時再騎馬殺入敵陣中;如果敵人排列了拒馬等障礙物時,蒙古兵便環繞疾馳,再伺機發矢,以困敵師、以斷其糧;如果敵兵少時,蒙古兵以木拖地,使塵土沖天,敵人疑蒙古兵很多,往往不戰而潰;如果敵人兵多,蒙古騎兵三三五五,各自為陣,決不簇聚而為敵兵包圍,因為步兵宜整而騎兵宜分,分則利於馳突,他們化整為零時,聽號角之聲音,聚散出沒,來去如電,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這樣一支戰術精良、行動迅捷的鐵騎,在槍炮等現代武器還未發明時,當然所向無敵,稱霸於歐亞大陸。


※蒙古的軍事組織
蒙古的軍事組織是沿襲金朝的,以百戶、千戶、萬戶為單位,百戶之下有十人長,就是「排子頭」。
       成吉思汗在斡難河稱帝的時候,曾經設置了三萬戶、九十五千戶,由此可知蒙古的軍事組織是以千戶為單位。所謂千戶,所統領的人數並不以千人為限,例如主兒扯歹所統領的千戶,事實上是四千人。另外,所謂的萬戶,也不一定以萬人做單位,常常是數萬人,甚至是十餘萬人。
元朝的軍隊共分成四種:1)蒙古軍:由蒙古人組成的軍隊,也是元室軍隊的主幹。徵召的方式是:凡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都要當兵,屬騎兵。2)探馬赤軍:這支軍隊是元太宗(窩闊台)時創建的,它是由蒙古以外的諸邊疆部族所組成的軍隊。3)漢軍:蒙古人入主中原後,召集民眾所組成的軍隊。
4)新附軍:這是一支由南方的宋人所組成的軍隊。
       蒙古除了這四種軍隊外,還有匠軍和質子軍,但這兩種兵種都不是常設的。皇帝有所謂的宿衛之士,他們都是由貴族子弟來擔任,名為「怯薛歹」,以四「怯薛」來帶領。
元世祖統一中國後,更定制度;對內,凡禁軍多置前、後、左、右、中五衛,並且每一衛設親軍都指揮使;對外則萬戶之下設一總管,千戶之下設一總把,百戶之下設一彈壓,以樞密院總管軍事的各項事務。一旦發生戰爭,就設置行樞密院;一旦戰爭停止,便告廢除
蒙古為了防止漢人叛變,以蒙古軍和探馬赤軍戍守各地方要衝,江淮以南則由漢軍和新附軍屯駐。另外,軍士的冊籍多由樞密院掌管,除長官外,其他人都不知軍士的人數,藉此來防止漢人窺探蒙古軍力的虛實。



引自:

http://www.wu-fu.com.tw/shuhua/shuhua06/web/941/military/%BBX%A5j%C3M%A7L3.doc


[ 本帖最後由 子龍 於 2007-9-26 21:54 編輯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