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楠木正成(下)
楠正成
註冊會員
Rank: 1



UID 7
精華 0
積分 320
帖子 92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9-4
用戶註冊天數 6101
用戶失蹤天數 4187

61.219.51.190
分享 
發表於 2007-9-4 13:10  資料 私人訊息 
楠木正成(下)
三、倒幕有功,保皇有過
想當初,天下人由於不滿鐮倉幕府的統治而支持了後醍醐天皇領導的倒幕運動。指望新政權關心他們各自階級和階層的利益,滿足其要求,但結果事與願違,大失所望。建武政權建立後,天皇在政權分配上,大力起用諸皇子和貴族公卿,委以重任,對有功武士除個別人外一般則相當冷落。天皇將廣闊的北條氏領地的絕大部分攫為皇室所有,竭盡全力恢復貴族寺社曾被幕府奪走的土地所有權和對莊園約統治權,而對大多數武士的土地要求,卻未予理睬。天皇還大興土木,修築宮殿,向西國地頭攤派稅款和勞力,地頭則將這些負擔轉嫁給農民。建武新政的所作所為,不僅使絕大多數武士極為不滿,而且激起農民的憤慨。看得出來,天皇在短短時間內推行這樣一系列政策,就是要在天皇親政名義下,恢復皇室、公卿貴族、,寺社等舊封建主階級的統治而打擊方興未艾的武士封建主階級。這是歷史的倒退,從這個意義上講,正成的忠誠的確幫了倒忙。說他是復舊勢力的代表也好,歷史的罪人也好,原則上都沒有錯。但是,對人物的評價應持慎重態度。
我認為,建武政權建立後,在政治路線上正成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未和天皇苟同。湊川之死,同天皇的政治路線並無直接聯繫,以下就此略作剖析。
上面說過,1338年(陰)二月,足利軍隊的反擊被顯家、義貞和正成的聯軍挫敗,退向九州。據《梅松論》所記,就在天皇和滿朝文武慶祝勝利,以為此後可高枕無憂、縱情歡樂的時候,正成出人意料地上奏說:「請誅殺義貞,召還尊氏,君臣和睦相處為好,正成願為使。」正成的建議,開始使眾皆愕然,旋即遭到了嘲弄。於是正成繼續說:「君王能夠滅北條氏主要是足利尊氏的功勞,義貞攻陷鐮倉也有功,但是現在天下武士都追隨尊氏,其證據是就連留在京部的武士也都跟隨尊氏去九州,使君主的勝利化為烏有。顯而易見,義貞是沒有吸引武士之德的。尊氏、直義兄弟在西國整頓之後必將來攻,屆時我們沒有防禦戰術。君王雖有千慮,但武略之道還是要相信不才正成之所陳,迫切需要考慮同尊氏的和解。」《梅松論》的記載當然不能完全相信,但正成上奏的內容大體是可以肯定的。說義貞無德,是含沙射影地對天皇的批評,它在暗示,天皇在政治上已經敗給尊氏。因為建武政權沒有滿足社會各階層的要求,沒有消除社會不安,而尊氏重建武家政權的目標和政策卻深得民心和軍心。民心軍心的向背,單靠軍事手段是不能扭轉的,更何況軍事優勢已在尊氏方面。在政治路線上,正成同天皇的分歧早在中興之初就已顯現。1321年(元亨一年),天皇親政伊始,採取若干開明措施鼓舞了正成,所以他以極大的熱情響應天皇的倒幕號召,支持了天皇。實際上天皇搞那些開明措施,不過是用來收買人心、籠絡不滿幕府的武士的一種手段。當打倒了幕府,實現了中興之後,他的本來面目便立即暴露出來。映入正成眼簾的是,天皇的腐朽生活,不合民意的政策,人民和武士的不滿,社會的嚴重不安,還有新田派同足利派的尖銳對立,這一切都使正成目瞪口呆,茫然若失。
《太平記古傳》載,正成關心人民疾苦,推行善政,辦了許多好事。例如為拯救貧民實行輕徭薄賦,允交規定稅額的十分之二;為增加地利,發展生產,號召農民挖掘池塘,開發新田,貸給稻種,教導人民在山上廣植柳樹,在村裡栽種桑樹,制定有利於人民的善法;同情病人,設法予以醫治。凡諸政事,皆為人民,而非為己。他對自己從嚴要求,帶頭節儉,經常身著麻布衣裳,宴會菜肴僅一湯三菜,平食一湯二菜,住的是結構簡單的蘆葦房。不擺架子,經常和部下聊天,天南海北無所不談。還一塊兒下圍棋、象棋,有時在一起演習武藝,狩獵放鷹。加深了同部下的感情,贏得了人民和部下的尊敬和愛戴。所以當他湊川之死的消息傳來後,河內、攝津、和泉、紀伊、大和諸國人民,就像聽到親骨肉死去的噩耗,家家戶戶都慟哭悲歎不己。像正成這樣的人,怎麼能會和建武政府當權派是同一路線上的人呢!
1336年(陰)二月,他提出的同尊氏和好的建議及(陰)五月提出的迎擊尊氏的方案相繼被否定後,他的內心充滿著矛盾和痛苦,憂鬱籠罩著他的精神。他完全瞭解,中興政權沒有給社會帶來光明,而現在又絲毫沒有改變那些錯誤政策的可能。人心已經向著尊氏,中興政權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當他奉命率部為迎擊足利軍隊前往兵庫的時候,對弟正季說:「此次君王之戰必敗無疑,此次正成作為和泉、河內兩國守護受命後召集軍隊,親族尚有難色,何況國中人乎!此即天下背離君王的佐證。」正成奮力以求的是指望打倒幕府後在天皇新政下進行有利於社會的改革,現在希望完全破滅了。怎麼辦,背離天皇嗎?這是不能想像的。只要聽說正成一人還活著,則聖運必興,這誓言至今仍縈繞耳際。事到如今,看來活著已經無益,只有拚殺而死了。
有的人認為正成之死是一種憤死,以此來消除對天皇的不滿。如果真的是憤死,那麼有的情節就不好解釋了。上面提過,正成早已料到這次戰鬥必敗無疑。僅就軍事形勢來看,敵眾我寡,加以官軍需要擁有一支足以對抗足利水軍的水軍,而這支水軍當時是不存在的。在估計到這些情形後,正成胸中形成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最大限變地減少自己死亡後的敗戰損失,保存實力,以期捲土重來和進行持久戰。為此他在義貞前來求援的時候,建議義貞要在生田叢林佈陣,意圖是義貞可免遭包圍,伺機撤回東都,保住主力部隊,自己所部則死死纏住敵軍,承擔全部戰鬥任務。如果是憤死,那就很簡單,何必再處心積慮地考慮這麼多後事!
也有的人認為,正成為了揚名後世及子孫的榮耀,才不打算投降尊氏,而走上為天皇效忠死去的道路,這是不符合正成思想實際的錯誤推理,正成不是那種人。關於正成同尊氏的關係,請看《太平記古傳》中的一段記載:「尊氏在箱根之役大敗義貞而大舉西上的時候,曾遣使致書正成,提出給正成以幾內、南海十一州之地及近江、伊賀、伊勢三國管領之職,換取正成的支持。」正成當即回絕說:「請(使者)速歸」。尊氏兄弟奪取天下的野心,我三年前就己看穿。即使把日本全都給我,我生命在,豈能換義,我毫不羡慕尊氏的不義富貴,厭惡之至。
正成之死的真因,從他的一些言論中可以找到。他說:「納諫用臣,是明君也。共進共榮,臣之道也。不納其言,不用其臣,則或死或退或隱,是賢臣之道也。」又說:「今日方為我方,明日即加入敵方,或今日方為敵方,明日即加入我方,此皆不懷義故也。吾正成以天下之君為主人,以義為己任,心無死生、榮枯、毀譽,從我者宜體此心。」甚至他說:「到了末世,即使對待像夏、殷之君也要始終無二心,不應只追求功名,要一心為義而死。」這些言論表明,在正成的道德觀中,君臣大義高於一切。一旦進入君臣關係,不論是非曲直,為臣者對君主都不得懷有二心,被拋棄時要麼死去,要麼隱退,即使對待夏桀殷紂那樣的暴君昏君也只能如此,為君主效忠、賣命是君臣大義之所在,賢臣之道的體現。後醍醐天皇就曾大力鼓吹朱熹的三綱五常和大義名分論,用以激勵朝臣氣節,為他的中興事業賣命。有些學者對正成的忠義是不是宋學的忠義有爭論,在我看來,正成是不是玄惠的門徒,他的學問是不是宋學,這個問題無關緊要,重要的事實是,他是一位忠實的儒徒和封建教條的堅決捍衛者。因此之故,正成的悲劇就在於他既不同意天皇的復舊政治路線,又要無條件地效忠天皇,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痛苦之中。最後還是違心地但又是自覺地為天皇死去,成為大義名分論的犧牲品。
楠木正成,有洞察時勢之明,有軍帥之才,有決行大事之勇。登上歷史舞臺,短暫六年,兵馬倥傯,馳騁沙場。首舉義旗,扼赤阪,守千早,以少勝多,促進反幕軍興,奠立倒幕基礎,軍功卓著。為人品德無可非議,愛民愛軍,不貪富貴,不計名利,無個人野心,遠勝尊氏、義貞。然而儒家說教、封建忠君觀念、武士道思想迷住心竅,自覺地但又是違心地為後醍醐天皇死節,在路線是非上打了敗戰,為歷史的發展幫了倒忙。對正成,不同朝代,不同人士評價各異,有褒有貶。褒則捧之為大忠臣、軍神,貶則毀之為反賊,大抵這些都是從各自的政治需要出發,有失公允。正成倒幕有功,保後醍醐有過,但人品高尚,軍事才能突出,在日本歷史上影響較大。有肯定,有否定,這就是我的楠木正成一分為二觀。
頂部